侯氏黑散方证辨析
霍乱
由劳伤气血,脏腑空虚,不能运化食物,及感冷风所致,阴阳升降不顺,清浊乱于脾胃,冷热不调,邪正相搏,上下为霍乱。
生化六和汤
治产后血块痛未除,患霍乱。
藿香(各四分) 砂仁(六分) 茯苓(一钱)姜三片,煎。附子散
治产后霍乱吐泻手足逆冷须无块痛方可服。
白术(一钱)当归(二钱)陈皮黑姜丁香甘草(各四分)共为末,粥饮送下二钱。
一本有附子五分。
温中汤
治产后霍乱吐泻不止无块痛者可服。
人参(一钱)白术(一钱半)当归(二钱)浓朴(八分)黑姜(四分)茯苓(一钱)草豆蔻(六分)姜三片,水煎服。
歌括∶
劳伤气血脏腹空,食难运化感冷风。
阴阳不顺清浊乱,冷热不调邪正争。
生化六和芎归姜,陈皮炙草砂藿香。
茯苓一钱姜三片,产后霍乱服此方。
附子散中术归姜,陈皮甘草与丁香。
为末二钱米饮下,无瘀霍乱此方良。
产后霍乱温中汤,当归浓朴参术姜。
茯苓草叩片姜引,水煎温服保安康。
傅青主女科歌括
-
序
-
序
- 女科上卷 带下
- 女科上卷 血崩
- 女科上卷 鬼胎
-
女科上卷 调经
-
├─
经水先期(十五)
-
├─
经水后期(十六)
-
├─
经水先后无定期(十七)
-
├─
经水数月一行(十八)
-
├─
年老经水复行(十九)
-
├─
经水忽来忽断时疼时止(二十)
-
├─
经水未来腹先疼痛(二十一)
-
├─
行经后少腹疼痛(二十二)
-
├─
经前腹疼吐血(二十三)
-
├─
经水将来脐下先疼痛(二十四)
-
├─
经水过多(二十五)
-
├─
经前泄水(二十六)
-
├─
经前大便下血(二十七)
-
├─
年未老经水断(二十八)
-
├─
经水先期(十五)
-
女科上卷 种子
-
├─
身瘦不孕(二十九)
-
├─
胸满不思食不孕(三十)
-
├─
下部冰冷不孕(三十一)
-
├─
胸满少食不孕(三十二)
-
├─
少腹急迫不孕(三十三)
-
├─
嫉妒不孕(三十四)
-
├─
肥胖不孕(三十五)
-
├─
骨蒸夜热不孕(三十六)
-
├─
腰酸腹胀不孕(三十七)
-
├─
便涩腹胀足浮肿不孕(三十八)
-
├─
身瘦不孕(二十九)
-
女科下卷 妊娠
-
├─
妊娠恶阻(三十九)
-
├─
妊娠浮肿(四十)
-
├─
妊娠少腹疼(四十一)
-
├─
妊娠口干咽疼(四十二)
-
├─
妊娠吐泻腹疼(四十三)
-
├─
妊娠子悬胁疼(四十四)
-
├─
妊娠跌损(四十五)
-
├─
妊娠小便下血病名胎漏(四十六)
-
├─
妊娠子鸣(四十七)
-
├─
妊娠腰腹疼渴汗躁狂即子狂(四十八)
-
├─
妊娠中恶(四十九)
-
├─
妊娠多怒堕胎(五十)
-
├─
妊娠恶阻(三十九)
-
女科下卷 小产
-
├─
行房小产(五十一)
-
├─
跌闪小产(五十二)
-
├─
大便干结小产(五十三)
-
├─
畏寒腹疼小产(五十四)
-
├─
大怒小产(五十五)
-
├─
行房小产(五十一)
-
女科下卷 难产
-
├─
血虚难产(五十六)
-
├─
交骨不开难产(五十七)
-
├─
脚手先下难产(五十八)
-
├─
气逆难产(五十九)
-
├─
子死产门难产(六十)
-
├─
子死腹中难产(六十一)
-
├─
血虚难产(五十六)
-
女科下卷 正产
-
├─
正产胞衣不下(六十二)
-
├─
正产气虚血晕(六十三)
-
├─
正产血晕不语(六十四)
-
├─
正产败血攻心晕狂(六十五)
-
├─
正产肠下(六十六)
-
├─
正产胞衣不下(六十二)
-
女科下卷 产后
-
├─
产后少腹疼(六十七)
-
├─
产后气喘(六十八)
-
├─
产后恶寒身颤(六十九)
-
├─
产后恶心呕吐(七十)
-
├─
产后血崩(七十一)
-
├─
产后手伤胞胎淋漓不止(七十二)
-
├─
产后四肢浮肿(七十三)
-
├─
产后肉线出(七十四)
-
├─
产后肝痿(七十五)
-
├─
产后气血两虚乳汁不下(七十六)
-
├─
产后郁结乳汁不通(七十七)
-
├─
产后少腹疼(六十七)
-
产后编上卷
-
├─
产后总论
-
├─
产后总论
- 产后编上卷 产前后方症宜忌
- 产后编上卷 产后诸症治法
- 产后编下卷
-
傅青主征君女科书后
-
├─
傅青主征君女科书后
-
├─
傅青主征君女科书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