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痈论第三十五
臀痈生于小腹之后,位远僻奥,气亦罕到,血亦少来,凡生此者,湿热凝滞结聚乃成,得此毒必外发,庶不内攻。初起毒从五脏蕴积者,患必有头红热,坠重如石,内必口干发热,宜内消沃雪汤通利积热,外以膏贴疮顶,四边以如意金黄散敷之,拔出瘀脓紫血,内兼托药自愈。常有不知,内服败毒寒剂,外敷凉药,气血冰凝,毒瓦斯不得外发,反致内攻,其疮头软陷无脓,根脚平散不痛,内热口干,烦躁谵语,痰喘气粗,恍惚不宁者,俱为不治。但此多从毒积于内,自里至表者十有八、九,而从风寒暑湿自外至里者,百中一、二,既出而复入里者,终为死候。
□
初起有头,红赤肿痛,顶高发热,根脚高耸者,为易治。已成 热发肿,疼痛有时,皮薄光亮,色红易脓为顺。已溃脓稠而黄,色如猪脑,肿消痛止,起坐自便者易。初起粟米形或黄泡一点,平塌作痒,根脚散漫者重。已成色紫坚硬,臀腿俱肿,小便涩滞,日久无脓者险。溃后无稠脓,顶空根软塌,手按不知疼,神昏无治法。
□
初起恶寒体倦,喜复衣被,脉浮紧而在表者,微散之。已成内热口干,好饮冷物,小水涩而大便秘者通之。
顶高色赤, 痛发热,疼痛有时者,宜托里更兼解毒。肿已高而作疼,脓已熟而不破,胀痛难忍,宜即针之。
溃后坚硬不消,脓水不止,饮食无味者,宜补虚健脾。
□
一男子患此,四、五日始生疼痛,至晚作寒,六脉浮而带数。以人参败毒散二剂,寒热顿退,疼痛稍止;彼值公务相关欲出,乃用针点入患顶五、六分,流出紫血,用蟾酥条插入膏盖,以活血散瘀汤二服,次日流出紫血,随便可行,更服托里药五、六服而安。
一男子患此六、七日, 痛发热,口干便燥。以托里消毒散加花粉、大黄,二服便通渴止;仍用前汤加角针、山甲,数服而脓溃;又以十全大补汤,半月而敛。
一男子患此,坚硬不溃,此先寒凉之过也。以十全大补汤加角针、苍术、丹皮四剂,坚硬渐软;又以透脓散二服,脓熟针之,以前汤倍参、 、归、术,月余而敛。
一男子暑月患此,自为内毒。外用老鸦藤捣烂敷之,每日续饮凉水十余碗,如此三日,疮毒内陷,患上平塌冰冷,口噤不言,六脉虚细如丝,辞不可治,至夜而死。又一人冬月患此,外用四黄散凉水调敷,内服败毒凉药,毒亦内陷,烦躁口干,鼻 气急,患上平塌,原头存一空孔,无水无脓。予曰∶疮毒已陷,定不可治。复请别医,俱曰无事,予曰∶臀居小腹之后,肌肉顽浓,毒既到此,必须内托为脓,溃后最易收敛;今已内外寒凉毒既内入,岂能再出。众医强投内消解毒、定燥除烦之药,终至不应,半月而死。
□
活血散瘀汤
治臀痈初起,红赤肿痛,坠重如石及大便秘涩。
川芎 当归 防风 赤芍 苏木 连翘 天花粉 皂角针 红花 黄芩 枳壳(各一钱) 大黄(二钱)
水二钟,煎八分,食前服。便通者,去大黄加乳香。
黄 内托散
黄 内托散堪夸 山甲芎归皂刺加
治臀痈已成,服前药势定者,欲其溃脓宜服之。
黄 (二钱) 当归 川芎 金银花 皂角针 穿山甲 甘草节(各一钱)
水二钟,煎八分,入酒一杯,食前服。
□
内消沃雪汤 如意金黄散 人参败毒散 托里消毒散 透脓散(俱见肿疡门)
蟾酥条(见疔疮门)
十全大补汤(见溃疡门)
-
自序
-
卷之一\痈疽门
-
├─
痈疽原委论第一
-
├─
痈疽治法总论第二
-
├─
痈疽阳症歌第三
-
├─
痈疽阴症歌第四
-
├─
痈疽半阴半阳症歌第五
-
├─
痈疽五善歌第六
-
├─
痈疽七恶歌第七
-
├─
治病则例歌第八
-
├─
痈疽灸法并禁灸疮穴第九
-
├─
论病生死法第十
-
├─
察形色顺逆第十一
-
├─
病有三因受病主治不同论第十二
-
├─
调理须知第十三
-
├─
杂忌须知第十四
-
├─
痈疽图形第十五
-
├─
痈疽原委论第一
- 卷之二\上部疽毒门
- 卷之三\下部痈毒门
-
卷之四\杂疮毒门
-
├─
阴疮论第三十九
-
├─
伤寒发颐第四十
-
├─
痼发第四十一
-
├─
瘭疽第四十二
-
├─
小腹痈第四十三
-
├─
鹳口疽第四十四
-
├─
龙泉疽虎须毒第四十五
-
├─
石榴疽第四十六
-
├─
穿踝疽第四十七
-
├─
大麻风第四十八
-
├─
翻花疮第四十九
-
├─
腋痈第五十
-
├─
胁痈第五十一
-
├─
鼻痔第五十二
-
├─
骨槽风第五十三
-
├─
骨槽风第五十三
-
├─
紫白癜风第五十四
-
├─
齿病第五十五
-
├─
脑漏第五十六
-
├─
破伤风第五十七
-
├─
跌扑第五十八
-
├─
金疮第五十九
-
├─
杖疮第六十
-
├─
汤泼火烧第六十一
-
├─
甲疽第六十二
-
├─
茧唇第六十三
-
├─
痞癖第六十四
-
├─
天蛇毒第六十五
-
├─
兴痛第六十六
-
├─
合谷毒第六十七
-
├─
鼻出血第六十八
-
├─
牙缝出血第六十九
-
├─
血箭血痣第七十
-
├─
鹅掌风第七十一
-
├─
肾囊风第七十二
-
├─
疥疮论第七十三
-
├─
疮论第七十四
-
├─
血风疮第七十五
-
├─
顽癣第七十六
-
├─
脓窠疮第七十七
-
├─
冻风第七十八
-
├─
火丹第七十九
-
├─
天泡第八十
-
├─
肺风粉刺酒鼻第八十一
-
├─
雀斑第八十二
-
├─
油风第八十三
-
├─
白屑风第八十四
-
├─
耳病第八十五
-
├─
漆疮第八十六
-
├─
竹木刺第八十七
-
├─
痤痱疮第八十八
-
├─
KT第八十九
-
├─
痰包第九十
-
├─
癞风第九十一
-
├─
湿肿第九十二
-
├─
咬伤第九十三
-
├─
疯犬伤第九十四
-
├─
女人面生黧黑斑第九十五
-
├─
钮扣风第九十六
-
├─
枯筋箭第九十七
-
├─
妇人脚丫作痒第九十八
-
├─
手足破裂第九十九
-
├─
眼丹第一百
-
├─
黑子第一百一
-
├─
眼胞菌毒第一百二
-
├─
体气第一百三
-
├─
白秃疮第一百四
-
├─
奶癣第一百五
-
├─
拱兴第一百六
-
├─
小儿遗毒烂斑第一百七
-
├─
蝼蛄串第一百八
-
├─
小儿痘风疮第一百九
-
├─
小儿赤游丹第一百十
-
├─
走马疳第一百十一
-
├─
重舌第一百十二
-
├─
胎瘤第一百十三
-
├─
鹅口疮第一百十四
-
├─
痘痈第一百十五
-
├─
痘疔第一百十六
-
├─
黄水疮第一百十七
-
├─
大人口破第一百十八
-
├─
臭田螺第一百十九
-
├─
牛程蹇第一百二十
-
├─
僵螂蛀第一百二十一
-
├─
田螺泡第一百二十二
-
├─
皴痛第一百二十三
-
├─
阴虱第一百二十四
-
├─
葡萄疫第一百二十五
-
├─
百虫入耳第一百二十六
-
├─
恶虫叮咬第一百二十七
-
├─
人面疮第一百二十八
-
├─
误吞针铁骨哽咽喉第一百二十九
-
├─
中砒毒第一百三十
-
├─
落下颏拿法第一百三十一
-
├─
救自刎断喉法第一百三十二
-
├─
阴毒第一百三十三
-
├─
失荣症第一百三十四
-
├─
试知百病死生法第一百三十五
-
├─
仙方活命饮今古不同论第一百三十七
-
├─
拾遗症第一百三十八
-
├─
唇风第一百三十九
-
├─
绷缚背疮第一百四十
-
├─
痈疽内肉不合法第一百四十一
-
├─
炼玄明粉法第一百四十二
-
├─
炼金顶砒法第一百四十四
-
├─
炼消石法第一百四十五
-
├─
取蟾酥法第一百四十六
-
├─
制附子法第一百四十七
-
├─
升白灵药法第一百四十八
-
├─
制寒食面法第一百四十九
-
├─
制炒诸药第一百五十三
-
├─
开割披针喉针形第一百五十六
-
├─
补遗方一百五十七
-
├─
阴疮论第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