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六腑虚实大论第三
黄帝问曰∶刺法言,有余泻之,不足补之,何谓也?岐伯对曰∶神有有余,有不足;气有有余,有不足;血有有余,有不足;形有有余,有不足;志有有余,有不足。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志意通达,内连骨髓,而成形。五脏之道。皆出于经渠,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故守经渠焉。
神有余则笑不休,不足则忧(《素问》作悲,王冰曰作忧者误)。血气未并,五脏安定,邪客于形,凄厥(《素问》作洒淅)起于毫毛,未入于经络,故命曰神之微。神有余则泻其小络之血,出血勿之深斥,无中其大经,神气乃平。神不足者,视其虚络,切而致之,刺而和之,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以通其经,神气乃平。曰∶刺微奈何?曰∶按摩勿释,着针勿斥,移气于足(《素问》作不足),神气乃得复。
气有余则喘咳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血气未并,五脏安定,皮肤微病,命曰白气微泄。有余则泻其经渠,无伤其经,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不足则补其经渠,无出其气。曰∶刺微奈何?曰∶按摩勿释,出针视之。曰∶故将深之,适人必革,精气自伏,邪气乱散,无所休息,气泄腠理,真气乃相得。
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慧(《素问》作恐)。血气未并,五脏安定,孙络外溢,则络有留血。有余则刺其盛经,出其血。不足则视其虚,内针其脉中,久留之血至(《素问》作而视),脉大,疾出其针,无令血泄。曰∶刺留奈何?曰∶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病。
形有余则腹胀,泾溲不利,不足则四肢不用。血气未并,五脏安定,肌肉蠕(一作溢)动,名曰微风。有余则泻其阳经,不足则补其阳络。曰∶刺微奈何?曰∶取分肉间,无中其经,无伤其络,卫气得复,邪气乃索。
志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厥。血气未并,五脏安定,骨节有伤。有余则泻。然筋血者出其血,不足则补其复溜。曰∶剌未并奈何?曰∶即取之无中其经,以去其邪,乃能立虚。
曰∶虚实之形,不知其何以生?曰∶血气已并,阴阳相顷,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中。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闷,善怒。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素》作善忘)。曰∶血并于阴,气并于阳,如是血气离居。何者为实,何者为虚?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流,温则消而去之。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乃言血并为虚,气并为虚,是无实乎?曰∶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故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今血与气相失,故为虚焉。络之与孙脉,俱注(一作输)于经,血与气并,则为实焉。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曰∶实者何道从来。
虚者何道从去?曰夫阴与阳,皆有输会。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 (音巡)平(《素》作均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名曰平人。夫邪之所生,或生于阳,或生于阴。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起居,阴阳喜怒。曰∶风雨之伤人奈何?曰∶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乃注于大经脉,血气与邪气并客于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曰实。实者外坚充满不可按,按之则痛。曰∶寒湿之伤人奈何?曰∶寒湿之中人也,皮肤收(《素问》作不收),肌肉坚紧,营血涩,卫气去,故曰虚。虚者摄辟气不足,血涩,按之则气足温之,故快然而不痛。
曰∶阴之生实奈何?曰∶喜怒不节,则阴气上逆,上逆则下虚,下虚则阳气走之,故曰实。曰∶阴之生虚奈何?曰∶喜则气下,悲则气消,消则脉空虚,因寒饮食,寒气动脏(一作重满),则血泣气去,故曰虚。曰∶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不知所由然?曰∶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今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不通则寒独留于外,故寒栗。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焦(《素问》作下脘)不通,胃气热,熏胸中,故内热。上焦不通利,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素问》下有玄府二字)
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腠理不通,其脉盛大以涩,故中寒。
曰∶阴与阳并,血气与并,病形已成,刺之奈何?曰∶刺此者取之经渠,取血于营,取气于卫,用形哉,因四时多少高下。曰∶血气已并,病形已成,阴阳相顷,补泻奈何?曰∶泻实者气盛乃内针,针与气俱内,以开其门,如利其户,针与气俱出,精气不伤,邪气乃下,外门不闭,以出其疾,摇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谓大泻,必切而出,大气乃屈。曰∶补虚奈何?曰∶持针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内针,气出针入,针空四塞,精无从去,方实而疾出针,气入针出,热不得还,闭塞其门,邪气布散,精气乃得存,动后时(《素问》作动气后时),近气不失,远气乃来,是谓追之。曰∶虚实有十,生于五脏五脉耳。夫十二经脉者,皆生百(《素》作其)病,今独言五脏。夫十二经脉者,皆络三百六十五节,节有病,必被经脉,经脉之病者,皆有虚实,何以合之乎?曰∶五脏与六腑为表里,经络肢节,各生虚实,视其病所居,随而调之。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病在气调诸卫,病在肉,调之分肉,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燔针劫刺其下,及与急者。病在骨, 针药熨。病不知所痛,两跷为上。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则缪刺之。病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则巨刺之。必谨察其九候,针道毕矣。
-
林序
-
皇甫序
-
序例
-
卷一
-
├─
精神五脏论第一
-
├─
五脏变第二
-
├─
五脏六腑阴阳表里第三
-
├─
五脏六腑官第四
-
├─
五脏大小六腑应候第五
-
├─
十二原第六
-
├─
十二经水第七
-
├─
四海第八
-
├─
气息周身五十营四时十分漏刻第九
-
├─
营气第十
-
├─
营卫三焦第十一
-
├─
阴阳清浊精气津液血脉第十二
-
├─
津液五别第十三
-
├─
奇邪血络第十四
-
├─
五色第十五
-
├─
阴阳二十五人形性血气不同第十六
-
├─
精神五脏论第一
-
卷二
-
├─
十二经脉络脉支别第一(上)
-
├─
十二经脉络脉支别第一(下)
-
├─
奇经八脉第二
-
├─
脉度第三
-
├─
十二经标本第四
-
├─
经脉根结第五
-
├─
经筋第六
-
├─
骨度肠度肠胃所受第七
-
├─
十二经脉络脉支别第一(上)
-
卷三\诸穴(总计六百五十四穴。单四十八穴,双三百零八穴。)
-
├─
头直鼻中发际傍行至头维凡七穴第一
-
├─
头直鼻中入发际一寸循督脉却行至风府凡八穴第二
-
├─
头直侠督脉各一寸五分却行至玉枕凡十穴第三
-
├─
头直目上入发际五分却行至脑空凡十穴第四
-
├─
头缘耳上却行至完骨凡十二穴第五
-
├─
头自发际中央傍行凡五穴第六
-
├─
背自第一椎循督脉下行至脊凡十一穴第七
-
├─
背自第一椎两傍侠脊各一寸五分下至节凡四十二穴第八
-
├─
背自第二椎两傍侠脊各三寸行至二十一椎下两傍侠脊凡二十六穴第九#
-
├─
面凡二十九穴第十
-
├─
耳前后凡二十穴第十一
-
├─
颈凡十七穴第十二
-
├─
肩凡二十八穴第十三
-
├─
胸自天突循任脉下行至中庭凡七穴第十四
-
├─
胸自输府侠任脉两傍各二寸下行至步廊凡十二穴第十五
-
├─
胸自气户侠输府两傍各二寸下行至乳根凡十二穴第十六
-
├─
胸自云门侠气户两傍各二寸下行至食窦凡十二穴第十七
-
├─
腋胁下凡八穴第十八
-
├─
腹自鸠尾循任脉下行至会阴凡十五穴第十九
-
├─
腹自幽门挟巨阙两傍各半寸循冲脉下行至横骨凡二十一穴第二十
-
├─
腹自不容侠幽门两傍各一寸五分至气冲凡二十三穴第二十一
-
├─
腹自期门上直两乳侠不容两傍各一寸五分下行至冲门凡十四穴第二十二
-
├─
腹自章门下行至居凡十二穴第二十三
-
├─
手太阴及臂凡一十八穴第二十四
-
├─
手厥阴心主及臂凡一十六穴第二十五
-
├─
手少阴及臂凡一十六穴第二十六
-
├─
手阳明及臂凡二十八穴第二十七
-
├─
手少阳及臂凡二十四穴第二十八
-
├─
手太阳凡一十六穴第二十九
-
├─
足太阴及股凡二十二穴第三十
-
├─
足厥阴及股凡二十二穴第三十一
-
├─
足少阴及股并阴跷阴维凡二十穴第三十二
-
├─
足阳明及股凡三十穴第三十三
-
├─
足少阳及股并阳维四穴凡二十八穴第三十四
-
├─
足太阳及股并阳跷六穴凡三十四穴第三十五
-
├─
头直鼻中发际傍行至头维凡七穴第一
- 卷四
- 卷五
-
卷六
-
├─
八正八虚八风大论第一
-
├─
逆顺病本末方宜形志大论第二
-
├─
五脏六腑虚实大论第三
-
├─
阴阳清浊顺治逆乱大论第四
-
├─
四时贼风邪气大论第五
-
├─
内外形诊老壮肥瘦病旦慧夜甚大论第六
-
├─
阴阳大论第七
-
├─
正邪袭内生梦大论第八
-
├─
五味所宜五脏生病大论第九
-
├─
五脏传病大论第十
-
├─
寿夭形诊病候耐痛不耐痛大论第十一
-
├─
形气盛衰大论第十二
-
├─
八正八虚八风大论第一
-
卷七
-
├─
六经受病发伤寒热病第一(上)
-
├─
六经受病发伤寒热病第一(中)
-
├─
六经受病发伤寒热病第一(下)
-
├─
足阳明脉病发热狂走第二
-
├─
阴衰发热厥阳衰发寒厥第三
-
├─
太阳中风感于寒湿发第四
-
├─
阴阳相移发三疟第五
-
├─
六经受病发伤寒热病第一(上)
-
卷八
-
├─
五脏传病发寒热第一(上)
-
├─
五脏传病发寒热第一(下)
-
├─
经络受病入肠胃五脏积发伏梁息贲肥气痞气奔豚第二
-
├─
五脏六腑胀第三
-
├─
水肤胀鼓胀肠覃石瘕第四
-
├─
肾风发风水面肿第五
-
├─
五脏传病发寒热第一(上)
- 卷九
-
卷十
-
├─
阴受病发痹第一(上)
-
├─
阴受病发痹第一(下)
-
├─
阳受病发风第二(上)
-
├─
阳受病发风第二(下)
-
├─
八虚受病发拘挛第三
-
├─
热在五脏发痿第四
-
├─
手太阴阳明太阳少阳脉动发肩背痛肩前皆痛肩似拔第五
-
├─
水浆不消发饮第六
-
├─
阴受病发痹第一(上)
-
卷十一
-
├─
胸中寒发脉代第一
-
├─
阳厥大惊发狂痫第二
-
├─
阳脉下坠阴脉上争发尸厥第三
-
├─
气乱于肠胃发霍乱吐下第四
-
├─
足太阴厥脉病发溏泄下痢第五
-
├─
五气溢发消渴黄瘅第六
-
├─
动作失度内外伤发崩中瘀血呕血唾血第七
-
├─
邪气聚于下脘发内痈第八
-
├─
寒气客于经络之中发痈疽风成发厉浸淫第九(上)
-
├─
寒气客于经络之中发痈疽风成发厉浸淫第九(下)
-
├─
胸中寒发脉代第一
-
卷十二
-
├─
欠哕唏振寒噫嚏泣出太息HT下耳鸣啮舌善忘善饥第一
-
├─
寒气客于厌发喑不能言第二
-
├─
目不得眠不得视及多卧卧不安不得偃卧肉苛诸息有音及喘第三
-
├─
足太阳阳明手少阳脉动发目病第四
-
├─
手太阳少阳脉动发耳病第五
-
├─
手足阳明脉动发口齿病第六
-
├─
血溢发衄第七(鼻鼽息肉着附)
-
├─
手足阳明少阳脉动发喉痹咽痛第八
-
├─
气有所结发瘤瘿第九
-
├─
妇人杂病第十
-
├─
小儿杂病第十一
-
├─
欠哕唏振寒噫嚏泣出太息HT下耳鸣啮舌善忘善饥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