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方剂 / 健脾清络饮

    健脾清络饮

    每日一剂,分煎两次,取药液250毫升,分2 次口服。

    https://www.zhongjiankang.com

  • 配伍
    太子参10克,炒 白术10克, 赤芍10克,炒 白芍15克, 当归10克,炒 薏苡仁15克,炒 扁豆白扁豆)10克,炒 山药10克, 仙鹤草15克, 石榴皮10克,炒 黄芩10克,炒 枳壳10克,生 甘草5克

    https://www.zhongjiankang.com

  • 功用
    健脾化湿,清肠和络。主治溃疡性结 肠炎脾虚湿热证,症见 腹泻腹痛、便脓血等症。肠易激综合征、 慢性腹泻如属脾虚湿热证亦可化裁用之。

    https://www.zhongjiankang.com

  • 运用
    此方为一标本兼治之方,临证时需细辨虚实之多少,详查湿热之轻重,处方用药需随证化裁。疾病初起,湿热之象明显,而脾虚不著,可酌加 清热祛湿之品,必要时去太子参、炒白术等品;便脓血症状显著者,可配合灌肠治疗,处方以 白及30克、 石菖蒲

    https://www.zhongjiankang.com

    30克、生 地榆30克,浓煎,每次100毫升,高位保留灌肠,使药液直达病所,生肌愈疡,清肠 止血;随着病情发展及治疗,脾虚之证渐显,此时注意顾护后天之本便尤为重要,需酌减清化之品,加大健脾力度。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顾护胃气,避免用药过于苦寒或过于温补,正如吴鞠通所言“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
  • 方解

    本方由参苓白术散黄芩汤化裁而来。从用药看可分为:健脾理气类,如太子参、炒白术、炒薏苡仁、炒山药、炒扁豆、炒枳壳等;清肠和络类,如黄芩、赤芍、炒白芍、当归、仙鹤草、石榴皮等。此方特色用药为石榴皮,古谓“痢无止法”,石榴皮虽为涩肠止泻

    https://www.zhongjiankang.com

    药物,但又有较强 抗菌作用,可根据病症需求调整用量,起效甚佳。赤芍、炒白芍同用,既可活血清络,又可养血和营、 缓急止痛,配合当归行血活血,仿洁古芍药汤“行血则便脓自愈”之意。

  • 说明
  • 出处

其他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