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与精神卫生有何关系?
-
配伍
-
功用
-
运用
-
方解温脾汤为温下著名 方剂 ,治证系由脾阳不足,寒积中阻所致。此时单用攻下,必更伤中阳;纯用温补,则寒积难去。以附子补温脾阳,大黄攻逐积滞;干姜助附子温阳祛寒,人参和甘草益气补脾。
-
说明
-
出处
其他来源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温脾汤 |
|
组成 | 大黄 桂心各9克 附子 干姜 人参各3克 |
---|---|
制备 | 上五味,哎咀。 |
用法 | 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服。 |
功用 | 治痢疾经久不愈,脾肾阳虚,积滞未净者。 |
出处 |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 |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温脾汤 |
|
组成 | 干姜45克 当归 黄柏 地榆各60克 阿胶(麸炒焦)茴香(炒)石榴皮 黄连各30克 |
---|---|
制备 | 上药锉散。 |
用法 | 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煎至210毫升,去滓温服。 |
功用 | 治久痢阴虚,湿热未清,脾阳不振,下痢赤白相杂,腹中疠痛,里急后重者。 |
出处 |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 |
《会约医镜》卷九:温脾汤 |
|
组成 | 淮山药(炒)5.4克 白茯苓3.6克 白术(制)3克 薏苡仁(炒,研)6克 芡实(炒,研)6克 白扁豆(炒,研)6克 桔梗2.4克 元砂仁(去皮,炒,研)1.5克 甘草(炙)2.4克 神曲(炒)1.2克 白莲子肉(炒,研)6克 秫米(炒,研)3克 大枣(去核)2枚 |
---|---|
用法 | 水煎,中午时加白糖,开水调服。此方与滋阴汤每日同用,滋阴汤早、晚服,此方中午时服。若气满者,加陈皮(去白)3克,或再加真苏子(炒,研)1.5克,或用广木香磨汁合服,若有冷涎及胃口寒者,加干姜(炒黄)0.9~1.5克,即加肉桂亦妙。 |
功用 | 治脾虚失血。 |
出处 | 《会约医镜》卷九 |
《温病条辨》卷三:温脾汤 |
|
组成 | 草果6克 桂枝9克 生姜15克 茯苓15克 蜀漆9克(炒)厚朴9克 |
---|---|
用法 | 上药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分二次温服。 |
功用 | 温脾截疟。治太阴三疟,腹胀不渴,呕水者。 |
出处 | 《温病条辨》卷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