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节香附鉴别(竹节香附显微鉴别|竹节香附理化鉴别)
-
配伍
-
功用主贼风, 腹中绞痛 ,并飞尸遁注,发作无时,发即抢心,胀满,胁下如锥刀刺,并治少阴伤寒。
-
运用
-
方解
-
说明
-
出处
其他来源
《千金》卷八(小字注)引《小品方》:大岩蜜汤 |
|
组成 | 栀子15枚,甘草1两,干地黄1两,细辛1两,羊脂(青羊角亦得)1两,茯苓1两,吴茱萸1两,芎?(《千金》用芍药)1两,干姜1两,当归1两,桂心1两。 |
---|---|
用法 | 上(口父)咀。以水8升,煮取3升,去滓,纳脂令烊,温分3服,每服相去如人行10里顷。若痛甚者,加羊脂3两,当归、芍药、人参各1两;心腹胀满坚急者,加大黄3两。 |
功用 | 贼风,腹中绞痛;并飞尸遁注,发作无时,发即抢心胀满,胁下如锥刀刺;并主少阴伤寒。 |
出处 | 《千金》卷八(小字注)引《小品方》 |
《外台》卷三十四引《集验方》:大岩蜜汤 |
|
组成 | 干地黄1两,当归1两,独活1两,甘草(炙)1两,芍药1两,桂心1两,小草1两,细辛1两,吴茱萸1升,干姜3两。 |
---|---|
制备 | 上切。 |
用法 | 以水9升,煮取3升,分3服。 |
功用 | 产后心痛。产后阳气虚寒,心腹作痛,不食呕吐,四肢厥逆。 |
出处 | 《外台》卷三十四引《集验方》 |
《外台》卷十四引《小品方》:大岩蜜汤 |
|
组成 | 茯苓1两,芎?1两,当归1两,甘草1两(炙),桂心2两半,栀子14枚(擘),吴茱萸3两,细辛2两,干姜2两,干地黄2两。 |
---|---|
制备 | 上切。 |
用法 | 以水8升、煮取3升,分为3服。若痛甚者,加羊脂3两,当归、芍药、人参各1两;心腹胀满坚急者,加大黄3两。 |
功用 | 中风,身如角弓反张;并主卒心腹绞痛。 |
提示 | 忌酢、生葱、生菜、海藻、菘菜、芜荑等。 |
出处 | 《外台》卷十四引《小品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