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干姜味辛补肝用,五味子酸泻肝体 ,薯蓣(因为避讳,改为山药)味甘以缓之,此肝本脏之调理。用复花、赭石味咸 补心,肝虚则子弱,木不能生火。竹叶苦入肾,虚则补母。可见大补汤的格式是 :辛补酸泻甘缓(本脏) 补母益子(他脏)。大补汤很混乱,各个版本不一。有用桂枝、干姜、五味子、大黄、葶苈、厚朴者,此见于辅行诀别集本。笔者按:此也有道理,就是把益子改为了泻所不胜。估计是张大昌所修改。这样可能更符合临床实际。以下各大补汤均是。观一三反可也。版本的真假固然重要,有专业人事担当。为医者当一切以临床疗效是求。龙口之珠,有缘者得之。
https://www.zhongjiank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