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的八种锻炼方法
-
配伍
-
功用
-
运用
-
方解
-
说明
-
出处《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其他来源
《衷中参西》上册:黄耆膏 |
|
组成 | 生箭耆4钱,生石膏4钱(捣细),净蜂蜜1两,粉甘草2钱(细末),生怀山药3钱(细末),鲜茅根4钱(锉碎,如无鲜者,可用干者2钱代之)。 |
---|---|
用法 | 上先将黄耆、石膏、茅根煎10余沸去滓,澄取清汁2杯,调入甘草、山药末同煎,煎时以箸搅之,勿令2末沉锅底,1沸其膏即成,再调入蜂蜜,令微似沸,分3次温服下,1日服完,如此服之,久而自愈。然此乃预防之药,喘嗽未犯时,服之月余,能拔除病根。 |
功用 | 肺有劳病,薄受风寒即喘嗽。冬时益甚者。 |
出处 | 《衷中参西》上册 |
《圣济总录》卷一六六:黄耆膏 |
|
组成 | 黄芪1两(锉),芎?1两,当归1两(切,炒),黄芩1两(去黑心),黄连1两(去须),白蔹1两,芍药1两,防风(去叉)1两。 |
---|---|
制备 | 上为末。 |
用法 | 用鸡子白调,随大小贴之,每日1易。 |
功用 | 产后乳痛,欲结未结,脓攻疼痛。 |
出处 | 《圣济总录》卷一六六 |
《圣济总录》卷一四五:黄耆膏 |
|
组成 | 黄芪1两(锉),当归1两(切,焙),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白芷1两,芎?1两,续断1两,细辛1两(去苗叶),薤白(细切)1两,猪脂(切)1斤。 |
---|---|
制备 | 上除猪脂外,捣碎,以酒半升拌1宿,焙干,次日先煎脂沸,下诸药,候色变,滤去滓,以盒盛之。 |
用法 | 不拘多少,涂所伤处。 |
功用 | 止痛生肌。主一切伤损。 |
出处 | 《圣济总录》卷一四五 |
《鬼遗》卷五:黄耆膏 |
|
组成 | 黄芪1两,附子1两,白芷1两,甘草1两,防风1两,大黄1两,当归1两,续断1两,芍药1两,苁蓉1分,生地黄5分,细辛3分。 |
---|---|
制备 | 上切。 |
用法 | 以猪脂3升,纳诸药,微火慢煎,候白芷黄色,膏成。绞去滓,候凝,涂疮,摩四边、口中,日4次。 |
功用 | 诸痈破后,大脓血,极虚。 |
出处 | 《鬼遗》卷五 |
《圣惠》卷六十:黄耆膏 |
|
组成 | 黄芪1两半(锉),漏芦1两半,黄柏1两半(锉),槐子仁1两半,木通1两半(锉),苦参1两半(锉),狸骨2两(捣为末),雄黄3分(细研),虎骨3两(捣为末),硫黄1两(细研),麝香1钱(细研),蜣螂末半两。 |
---|---|
制备 | 上以腊月猪脂3斤,炼诸药20余沸,以布绞去滓,更入铛炼1两沸,又以绵绞过,以瓷盒盛之,下雄黄等,搅令匀。 |
用法 | 于故帛上贴之,日2-3度换。虫出即愈矣。 |
功用 | 杀虫。主痔瘘。 |
出处 | 《圣惠》卷六十 |
《圣惠》卷六十三:黄耆膏 |
|
组成 | 黄芪1两,赤芍药1两,当归1两,川大黄1两,芎?1两,独活1两,白芷1两,薤白1两,生地黄2两,麝香2钱(细研)。 |
---|---|
制备 | 上锉细,先用猪膏2升,煎3-5沸,下药煎白芷色赤,以绵滤去滓,入麝香,搅令匀,收瓷盒中。 |
用法 | 方中薤白原作“韭白”,据《普济方》改。 |
功用 | 止痛生肌。主一切痈疽发背。 |
出处 | 《圣惠》卷六十三 |
《圣济总录》卷一一五:黄耆膏 |
|
组成 | 黄芪1分(锉),升麻1分,大黄1分(生锉),芍药1分,细辛(去苗叶)半两。 |
---|---|
制备 | 上为末,以清麻油5合调匀,慢火煎取2合,稀稠得所,以瓷盒盛。 |
用法 | 每用少许,滴耳中,日3次。 |
功用 | 耳内窒塞,如有物点。 |
出处 | 《圣济总录》卷一一五 |
《圣济总录》卷一三○:黄耆膏 |
|
组成 | 黄芪(锉)半两,零陵香1分,赤芍药1钱(锉),芎?1钱(锉),天麻1钱(锉),防风1钱(去叉,锉),生干地黄(锉)1钱,黄蜡2两半,清油半斤。 |
---|---|
制备 | 上除蜡外,都一处用银石器内以油浸7日,用文武火煎焦黄色,以绵滤去滓,下黄蜡再煎,令蜡化,盛于瓷器中。 |
用法 | 每用以软帛薄摊贴之;如皮肤瘙痒,筋脉紧急,用少许涂摩尤效。 |
功用 | 舒筋脉,消肿毒,止疼痛。主痈疽疮疖,皮肤瘙痒,筋脉紧急。 |
出处 | 《圣济总录》卷一三○ |
《圣济总录》卷一三五:黄耆膏 |
|
组成 | 黄芪1分,白芷1分,白及1分,白薇1分,当归1分,芍药1分,防风1分(去叉),甘草1分,细辛1分(去苗叶),嫩桑枝1分,垂柳枝2两,乳香(研)1分,铅丹6两,清麻油1斤。 |
---|---|
制备 | 上除乳香、油、铅丹外,细锉,以油浸1宿,次日煎候白芷黄黑色,绵滤去滓,下铅丹,以柳蓖搅候变黑色,滴水中为珠子,即入乳香末,足搅令匀,以瓷盒盛。 |
用法 | 黄耆散(《普济方》卷二七七)。 |
功用 | 止痛,抽火毒,吮脓。主灸疮。 |
出处 | 《圣济总录》卷一三五 |
《鸡峰》卷十八:黄耆膏 |
|
组成 | 绵黄芪半两,吴白芷半两,槐角半两,防风半两,当归半两,杏仁2两。 |
---|---|
制备 | 上用麻油4两,木炭火慢慢熬,候药焦,漉出不用,入黄蜡2两,熬成稀膏,入瓷器中收,蜜封。 |
用法 | 旋取,如面油用之。 |
功用 | 头面生疮。 |
出处 | 《鸡峰》卷十八 |
《普济方》卷二七二引《经验方》:黄耆膏 |
|
组成 | 人参3钱,黄芪3钱,当归半两,香白芷3钱,细辛3钱(去叶),羌活3钱。 |
---|---|
制备 | 上锉,用清油6两,用前药一处,慢火内熬,令黄耆微黑为度,滤去前药,只用油,入没药末3钱,黄蜡2两,同油搅匀,盒子盛,候冷用之。 |
功用 | 一切疮疖。 |
出处 | 《普济方》卷二七二引《经验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