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诗六首
-
配伍
-
功用
-
运用
-
方解
-
说明
-
出处
其他来源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助胃膏 |
|
组成 | 白豆蔻仁 肉豆蔻(煨)丁香 人参 木香各30克 白茯苓(去皮)官桂(去粗皮)白术 藿香叶 缩砂仁 甘草(炙)各60克 橘红(去白)山药各120克 |
---|---|
制备 | 上为细末,炼蜜和成膏。 |
用法 | 每服如芡实大1丸,用米饮化下,不拘时候。量儿大小加减。 |
功用 | 补脾健胃,温中理气。治小儿胃气虚弱,乳食不进,腹胁胀满,肠鸣泄泻,大便色青,或时夜啼,胎寒腹痛。 |
出处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
《洪氏集验方》卷五:助胃膏 |
|
组成 | 人参 白术 甘草 小茴各15克 干山药30克 檀香3克 乌梅肉15克 白豆蔻仁15克 缩砂仁15克 干木瓜30克 |
---|---|
制备 | 上为细末,炼蜜为膏。 |
用法 | 每服如皂子大1丸,空腹时嚼服,或用温水吞下。 |
功用 | 助胃生津。治小儿胃气虚弱,津液不足,食欲不振,口渴。 |
出处 | 《洪氏集验方》卷五 |
《十便良方·卷二十七·治小儿等疾诸方一》:助胃膏 |
|
组成 | 人参、白术、甘草、茴香、檀香15克,乌梅肉、白豆蔻、缩砂仁各25克,干山药、干木瓜各50克。 |
---|---|
制备 | 上诸药为细末,炼蜜为膏。 |
用法 | 每服1匙,每日3次。 |
功用 | 温中健脾,化湿布津。小儿纳差、纳呆,时常口渴者。 |
提示 | 热证不宜。 |
出处 | 《十便良方·卷二十七·治小儿等疾诸方一》 |
随机推荐中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