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材 / 鹿骨

    鹿骨

    为鹿科动物梅花鹿马鹿骨骼

  • 名称
    鹿骨(Lù Gǔ)
  • 英文名
    Deer bone
  • 别名
  • 性味
    《药性论》;"味甘,微热
  • 归经
    肾经
  • 功效
    补虚羸, 强筋骨。①《别录》:" 安胎

    https://www.zhongjiankang.com

    下气。"②《千金·食治》:"主内虚,续绝伤, 补骨,可作酒。"③《唐本草》:"主 虚劳,可为酒。主风虚,补骨髓。"④《纲目》:"烧灰水服,主小儿洞注 下痢。"⑤《四川中药志》:"治风湿四肢疼痛及筋骨冷痹。"
  • 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或浸酒、烧存性为末。外用:煅存性研末撒。
  • 禁忌
  • 附方

    ①补益虚羸:鹿骨一具,枸杞

    https://www.zhongjiankang.com

    根二升。各以水一斗,煎汁五升,和匀,共煎五升。日二服。(《千金方》鹿骨煎)

    生肌收口:鹿胫骨,湿纸包固,灰火煨之,以黄脆可研为度。若焦黑色者为过性,勿用。掺大毒,生肌甚速。(《救生苦海》斑龙散)

  • 应用
  • 论述

    1.《别录》:安胎

    https://www.zhongjiankang.com

    下气

    2.《千金·食洽》:主内虚,续绝伤,补骨,可作酒。

    3.《唐本草》:主虚劳,可为酒。主风虚,补骨髓。

    4.《纲目》:烧灰水服,主小儿洞注下痢

    5.《四川中药志》:治风湿四肢疼痛及筋骨冷痹。

  • 炮制
  • 鉴别
  • 贮藏
  • 药理
  • 分布

    生态环境:1.栖于混交林、山地草原及森林近缘。

    2.栖于混交林、高山的森林草原。

    资源分布:1.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南。

    https://www.zhongjiankang.com

    2.分布于东北、西北及内蒙古等地。

  • 成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