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材 / 白屈菜

    白屈菜

    为罂粟科白屈菜属植物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 L.,以全草入药。花盛期采收,割取地上部,晒干或鲜用。

  • 名称
    白屈菜(Bái Qū Cài)
  • 英文名
    Greater Celandine Herb, Herb of Greater Celandine
  • 别名
    山黄连、土黄连、牛金花、八步紧、断肠草[北京]
  • 性味
    苦,凉。有毒。
  • 归经
    肺;心;肾经
  • 功效
  • 用量
    1~3钱;外用适量,研粉调膏或捣烂敷患处。
  • 禁忌
  • 附方

    ①治水肿黄疸:白屈菜、蒲公英商陆臭草根,茵陈。水煎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肠胃疼痛:白屈菜、丁香、乌贼骨、浙贝母胆南星冬瓜仁。水煎服。(《四川中药志》)

    ③治顽癣:鲜白屈菜用50%的酒精浸泡,擦患处。(《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

    ④治疮肿:鲜白屈菜捣烂敷患处。(《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

    ⑤治胃痛泻痢腹痛

    https://www.zhongjiankang.com

    咳嗽:白屈菜五分至二钱,水煎服。(《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⑥治稻田皮炎毒虫咬伤疥癣:白屈菜捣烂外敷或制成浸膏涂患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 应用

    ①治疗百日咳

    取白屈菜全草制成100%糖浆,小儿6个月以内每次5~8毫升,6个月至1岁8~10毫升,1~3岁10~15毫升,3~6岁15~29毫升,6岁以上20~30毫升,每日3次,饭前服。单纯型连服8天,混合型12天。治疗500例,治愈355例,好转116例,有效率为94.2%。以单纯型效果较好;混合型宜并用抗菌药物。

    ②治疗慢性气管炎

    取白屈菜全株1斤,生甘草1两,加水共煎3次,药液混合再浓缩使每100毫升约含生药4钱,每日3次,每次30毫升。治疗34例,近期控制7例,显效15例。亦可制成浸膏片(每片含浸膏0.5克),每服4片,每日3次。疗效与煎剂相似。成熟之白屈菜效果似较好,反之则差,且易产生副作用。

    ③治疗青年扁平疣

    取新鲜全草榨汁,以棉球蘸汁擦患处,每日3次,每次5~15分钟,痊愈为止。治疗18例,治愈4例,显效3例,有效4例,5例结果不明。用药后半数有不同程度的刺激症状,如疼痛、瘙痒等。

    ④用作镇痛解痉剂

    取白屈菜、地榆等量,制成千浸膏粉,日服3次,每次1~2克。对于胃肠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疼痛,有缓解作用。

    https://www.zhongjiankang.com

  • 论述

    1.《中国药植志》:治胃肠疼痛及溃疡。外用为疥癣药及消肿药,以生汁涂布之。

    2.《山西中药志》:下心火,退烧解热,消炎杀菌,镇痛镇静

    https://www.zhongjiankang.com

    3.《四川中药志》:治肝硬化,皮肤结核,脚气病,胆囊病及水肿黄疸。

    4.《陕西中药志》:治毒蛇咬伤止疼消肿。

    5.《北方常用中草药》:有镇痛,止咳,杀菌,利尿,解疮毒之功。治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腹痛,泻痢,咳嗽,肝硬化腹水

  • 炮制
  • 鉴别
  • 贮藏
  • 药理

    1.白屈菜碱的作用:1.1.对肌肉的作用:在化学上与罂粟碱同属苯异喹啉类,作用亦相似,能抑制各种平滑肌,有解痉作用,而毒性则较低。对平滑肌之抑制属直接作用,因为它不仅能对抗匹罗卡品,且可对抗组织胺甚至氯化钡(毛果芸香碱、白屈菜总碱)的作用,对兔离体小肠之解痉效力,以重量计,约为罂栗碱的53%,白屈菜注射液还能解除豚鼠离体肠管由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痉摩收缩。也有人报告,低浓度能提高离体兔肠、子宫的张力,而较高浓度方呈抑制作用,大剂量还能抑制心肌、减慢心率、停止于扩张期,对横纹肌也有抑制作用。白屈菜总碱对平滑肌呈兴奋作用。

    1.2.对神经系统的作用:白屈菜碱属原鸦片碱一类,也能抑制中枢。与吗啡相比,它对末梢的作用较强,而对中枢则较弱,有某些镇痛及催眠作用,白屈菜注射液对小鼠能产生中枢抑制作用,使自发活动减少,热板法、醋酸扭体法实验表明对小鼠有镇痛作用。治疗剂量不抑制呼吸,大量可减慢之;对反射无明显抑制,亦无脊髓性兴奋;能麻痹感觉及运动神经末梢,但对神经干无作用。

    1.3.抗肿瘤作用:白屈菜碱是一种有丝分裂毒,可使小鼠移植性腹水癌细胞的高三倍体(hypertriplokd)的中、晚期分裂指数发生改变,呈显着的阻断分裂作用,给予125mg/kg后12小时,停止于中期分裂的占23.1%;在体外2.5×10(-6)M,能抑制纤维母细胞之有丝分裂。能延缓恶性肿瘤之生长。对小鼠肉瘤-180、艾氏瘤虽有抑制,但副作用及毒性大。原阿片碱亦有抗癌作用。亦有报道白屈菜碱和原阿片碱的抗癌作用不明显,而40%的白屈菜甲醇提取物却有明显的抗癌活性;有谓白屈菜提取物对小鼠淋巴白血病L1210及大鼠肉瘤W256并无抑制作用,但在组织培养中对Eagles PKB鼻咽癌细胞呈细胞毒作用,产生细胞毒作用的成分之一为黄连碱。对鼠Jensen肉瘤无作用。

    1.4.其他作用:对猫的血压可引起轻度而持久的降低;延迟或阻止豚鼠的组织胺性休克或由抗原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动物实验,无利胆作用,据云人内服白屈菜制剂可使心跳略慢、血压下降,并有利胆作用。

    2.其他生物碱的作用:血根碱中毒量引起短时麻醉后,可发生士的宁样惊厥,增进肠蠕动及唾液分泌,对局部也是先刺激而后转入麻痹;还能降低胆碱酯酶的活性,增加组织对乙酰胆碱的敏感性,提高小肠、子宫平滑肌的张力。α-高白屈菜碱作用类似白屈菜碱;β-高白屈菜碱为痉挛毒,有局部麻醉作用。多实槐子碱(帕黑卡品)有神经节阻断及增强子宫的作用,能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条件反射及脑电图的试验)。白屈菜红碱和某种Stilbylamine类,可能与本植物能去除皮肤赘疣的作用有关。这些成分在植物干燥时,很易变化。白屈菜中的黄连碱是一种细胞毒,小檗碱可能与其抗菌

    https://www.zhongjiankang.com

    、利胆等有关。总碱在体外能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结核杆菌、真菌等。原阿片碱、血根碱和白屈菜碱716.7μg/ml浓度,对考夫曼-沃尔夫毛癣菌及絮状表 皮癣菌有抑制作用。此外尚含某种未知成分,能兴奋心脏、升 高血压、扩张冠状血管。

  • 分布

    生于山坡或山谷林边草地。分布东北、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江苏、江西、浙江等地。

    https://www.zhongjiankang.com

  • 成份

    新鲜植株有浓橙黄色的乳液,乳液中含多种生物碱生物碱含量0.7%或0.97~1.87%。其中有白屈菜碱41%、原阿片碱22%、人血草碱17%、别隐品碱9%、小檗碱5%、白屈菜红碱3%、血根碱1.5%、鹰爪豆碱0.1%,还有羟基白屈菜碱即氧化白屈菜碱、甲氧基白屈菜碱、隐品碱,白屈菜黄碱、白屈菜胺、高白屈菜碱、羟基血根碱即氧化血根碱。除生物碱而外,还含白屈菜酸、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胆碱、甲胺、组胺、酪胺、皂甙、黄酮醇、白屈菜醇,还含强心甙,在开花期的含量最高。

    根含生物碱达1.33%或1.90~4.14%,一部分生物碱与地上部分所含的相同,另含黄连碱、刻叶紫堇明碱、白屈菜玉红碱、白屈菜默碱、菠菜甾醇、少量麦角甾醇和橡胶0.118%。

    叶含黄酮类1.43%;多量维生素C。维生素C的含量在开花期最高,可达834毫克%,在果实成熟时含量最低,为231毫克%。

    花含黄酮类2.10%。

    https://www.zhongjiankang.com

    果实含多量胆碱、白屈菜碱和四氢黄连碱。种子含脂肪油40%、黄连碱。发芽的种子含白屈菜红碱和小檗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