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桑枝(Sānɡ Zhī)
-
英文名RAMULUS MORI
-
别名桑条
-
性味微苦,平。
-
归经归肝经。
-
功效
-
用量9~15g。
-
禁忌
-
附方
-
应用
-
论述
-
炮制
-
鉴别
本品粉末灰黄色。纤维较多,成束或散在,淡黄色或无色,略弯曲,直径10~30μm,壁厚5~15μm,弯曲处呈皱襞,孔沟不明显,胞腔甚细。石细胞淡黄色,呈类圆形、类方形,直径15~40μm,壁厚5~20μm,胞腔小。含晶厚壁细胞成群或散在,形状、大小与石细胞近似,胞腔内含草酸钙方晶1~2个。草酸钙方晶存在于厚壁细胞中或散在,呈多面体或正方形、萎形、类双锥形,直径5~20μm。
-
贮藏
-
药理
-
分布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江苏、浙扛、安徽、湖南、河北、四川等地。
-
成份糖、棉子糖、阿拉伯糖、木糖。茎含黄酮成分桑素、桑色烯、环桑素、环桑色烯。木材含桑色素、柘树宁、桑酮、四羟基芪、二氢桑色素、二氢 山柰酚。

桑枝
本品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干燥嫩枝。春末夏初采收,去叶,晒干,或趁鲜切片,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