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材 / 甘蔗

    甘蔗

    禾本科甘蔗Sacharum sinense Roxb.,以入药。

  • 名称
    甘蔗(Gān Zhe)
  • 英文名
    Sugarcane
  • 别名
    红甘蔗
  • 性味
    甘,平。
  • 归经
    入肺、胃经。①《本草经疏》:"入手、足太阴,足阳明经。"②《本草新编》:"入脾、肺、大小肠。"③《本草再新》:"入肝、脾二经。"
  • 功效
    除热止渴,和中,宽隔,行水。主治 发热口干, 肺燥咳嗽咽喉肿痛,心胸烦热, 反胃呕吐

    https://www.zhongjiankang.com

    妊娠水肿
  • 用量
    鲜秆1~3两,水煎或榨汁冲服。
  • 禁忌

    脾胃虚寒者慎服。

    ①《本草经疏》:"胃寒呕吐,中满滑泄者忌之。"

    https://www.zhongjiankang.com

    ②《本草汇言》:"多食久食,善发湿火,为痰、胀、呕、嗽之疾。"

  • 附方

    ①治发热口干,小便涩:甘蔗,去皮尽令吃之,咽汁。若口痛,捣取汁服之。(《外台》)

    ②治胃反,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旋旋吐者:甘蔗汁七升,生姜汁一升。二味相和,分为三服。(《梅师集验方》)

    ③治卒干呕不息:蔗汁,温令热,服一升,日三。(《补缺肘后方》)

    ④治虚热咳嗽,口干涕唾:甘蔗汁一升半,青粱米四合。煮粥,日食二次,极润心肺。(《纲目》)

    https://www.zhongjiankang.com

  • 应用
  • 论述

    1.《纲目》:蔗,脾之果也,其浆甘寒,能泻火热。煎炼成糖,则甘温而助湿热,所谓积温成热也。蔗浆消渴解酒,自古称之,而孟诜乃谓共酒食发痰者,岂不知其有解酒除热之功耶。《日华子》又谓沙糖能解酒毒,则不知既经煎炼,便能助酒为热,与生浆之性异矣。

    2.《本草经疏》:甘蔗,为稼穑之化,其味先入脾,故能助脾气,脾主中州,故主和中。甘寒除热润燥,故主下气利大肠也。《大明》谓其消痰止渴,除心胸烦热,解酒毒。今人用以治噎膈反胃呕吐大便燥结,皆取其除热、生津、润燥之功耳。

    3.《玉楸药解》:蔗浆,解酒清肺,土燥者最宜。阳衰湿旺者服之,亦能寒中下利。《本草》谓其下气止呕,则虽属甘缓,亦颇疏利不壅,与白沙糖性平功用相仿。

    4.《纲目拾遗》:黄海若云,凡痘疹不出,及闷痘不发,毒盛胀满者,此痘属急症,宜青皮甘蔗榨汁与食,不时频进,则痘立起,其寒散、解毒之功,过于蚯蚓、白鸽,惜人不知其功用。

    5.《别录》:主下气和中,助脾胃,利大肠。

    6.《食疗本草》:主补气,兼下气。

    https://www.zhongjiankang.com

    7.《日华子本草》:利大小肠,下气痢,补脾,消痰止渴,除心烦热。

    8.《日用本草》:止虚热烦渴,解酒毒。

    9.《滇南本草》:治百毒诸疮,痈疽发背,捣烂敷之;汁:治心神恍惚,神魂不定,中风失音,冲开水下。又熬饧食,和胃更佳。

    10.《滇南本草图说》:同姜汁服,可解河豚毒。

    11.《本草再新》:和中清火,平肝健脾,生津止渴,治吐泻、疟、痢,解疮火诸毒。

    12.《随息居饮食谱》:利咽喉强筋骨,息风养血,大补脾阴。

  • 炮制

    1.净制:去除根、叶及茎尖,洗净,刮掉外表腊粉,表皮及节芽等。

    https://www.zhongjiankang.com

    2.切制:绞、切成小节、碎块、生食(嚼汁)或捣汁。

  • 鉴别
  • 贮藏
  • 药理

    甘蔗制糖过程中提出的糖蜜内,含有对小鼠艾氏癌和肉瘤-180中抑制作用的多糖类(0.55g/1.2kg),主要由五碳糖和六碳糖组成。榨去汁的甘蔗渣中,也含这种多糖类(2.6g/2.6kg)。

    https://www.zhongjiankang.com

  • 分布
  • 成份

    含蔗醣13~27%、己酸、乙醇酸(gallcollic acid)、甘氨酸、乌头酸等。

    未成熟甘蔗汁中含酚性物质及鞣质。

    蜡质中含甾醇等。

    https://www.zhongjiank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