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挂金灯(Guà Jīn Dēnɡ)
-
英文名calyx or calyx with fruit of Franchet Groundcherry
-
别名酸浆实(《本经》),天泡草铃儿(《卫生杂兴》),金灯笼、天灯笼(汪连仕《采药书》),灯笼果(《铁岭县志》),天泡果(《贵州民间方药集》),包铃子(《安徽药材》),端浆果、野胡椒(《江苏植药志》),锦灯笼(《山西中药志》),鬼灯笼(《浙江民间草药》),水辣子、浆水罐、勒马回(《陕西中药志》)。
-
性味酸,寒。①《别录》:"寒。"②《卮言》:"酸甘。"③《滇南本草》:"性微温
-
归经①《陕西中药志》:"入肝、脾二经。"②《闽东本草》:"入肺、脾二经。"
-
功效
-
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研末。外用:煎水洗、捣敷或研末吹喉。
-
禁忌
-
附方
-
应用
治百日咳:酸浆果实,瓦上烧存性。每服一分,白砂糖送下。
-
论述
-
炮制
-
鉴别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10ml,置水浴上回流加热10min,乘热滤过,滤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潭用冰醋酸1ml,溶解,加入醋酸酐-浓硫酸(19:1)试剂1ml,混合均匀。溶液迅即经,黄、红、紫、青,最终呈污绿色。(检查植物甾醇).
-
贮藏
-
药理
-
分布
主产于吉林、河北、新疆、山东等地。此外,黑龙江、辽宁、山西、安徽、江苏、浙江等地亦产。
-
成份
含类胡萝卜
素成分酸浆果红素。
挂金灯
为茄科植物酸浆的宿萼或带有成熟果实的宿萼。秋季果实成熟、宿萼呈红色或红黄色时摘下,去掉果实或连同果实一起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