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过坛龙(Guò Tán Lónɡ)
-
英文名Flabelate Maiden-hair Herb, Herb or Rhizome of Flabelate Maiden-hair
-
别名铁线草、黑骨芒、秧居草(《岭南采药录》),铁线蕨、黑骨芒箕(《广州植物志》),螺厥蕨、黑脚蕨、五爪黑蕨(《广西药植图志》),乌脚枪(《陆川本草》),螺靥蕨(《南宁市药物志》),铁脚路箕(《江西民间草药》),铁鲁基、乌蝇翼、小熊胆(《岭南草药志》),鸡爪莲(《湖南药物志》),乌脚路基、铁笊篱(《江西民间草药验方》),铁脚狼萁、双甲草、鸡骨草、乌脚鸡、五爪蕨、铁狼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
性味苦辛,凉。①《岭南采药录》:"味苦。"②《陆川本草》:"辛涩
-
归经肝;膀胱;大肠经
-
功效
-
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捣汁。外用:捣敷、研末撒或调敷。
-
禁忌
-
附方
①治痢疾:过坛龙全草一两,洗净捣烂,加冷开水同擂,去渣取汁,用白糖调服。(江西《草药手册》)
②治红白痢疾:过坛龙、风尾蕨各二两。煎汤服。如白多加过坛龙量,减风尾蕨量,红多则反之。(《广西药植图志》)
③治湿热黄疸:过坛龙全草一两。水煎服。(《江西民间草药》)
④治砂淋:过坛龙二至三两。银器同煲水服。(《广西药植图志》)
⑤治肺热咳嗽,带下:过坛龙全草一两,加冰糖,水煎服,连服三剂。(江西《草药手册》)
⑥治小儿高热抽搐:过坛龙鲜叶五钱至一两。捣烂,加冷开水擂汁服。(《江西民间草药》)
⑦治吐血:过坛龙根、血见愁根(又名青藤)各二两。加入瘦肉或猪脚煮服。(《岭南草药志》)
⑧治瘰疬:过坛龙根二两,墨鱼二两。加水同炖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⑨续筋驳骨:过坛龙捣烂,酒炒热敷。(《广西药植图志》)
⑩治烫火伤:过坛龙叶晒干,研极细末,用麻油调和涂搽。(《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⑾止外伤出血,生肌收口:过坛龙晒干研末撒敷。(《广西药植图志》)
⑿治头面疔疮:过坛龙根一两。水煎服。(《江西民间草药》)
⒀治阴囊红肿:过坛龙、霸王草。晒干烧灰,调高梁酒搽患处。(江西《草药手册》)
⒁治牙痛:鲜过坛龙约三两。用清水煎汁,频频含漱。(江西《草药手册》)
-
应用
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取鲜过坛龙4两(干者2两),加红糖煎服,每日l剂,分2次服。儿童用量减半。服至症状消失为止。治疗小儿急性黄疸型肝炎10例,一般症状平均3天改善,黄疸消退平均4.5天,肝肿大2个月后复查有不同程度缩小,肝功能恢复平均28天。治疗小儿无黄疸型肝炎6例,一般症状改善平均3天,肝肿大2个月后复查部分病例恢复正常,肝功能恢复平均28天。治疗成人急性黄疸型肝炎5例,一般症状改善平均5天,黄疸消退平均12.5天,肝肿大2个月后复查,压痛消失、肝大缩小,肝功能恢复平均30天。治疗成人无黄疸型肝炎40例,治疗后仅20例一般症状有所改善(平均6天),肝肿大均无改变,肝功能5例恢复正常,10例进步,但不稳定。实践证明,过坛龙用于急性肝炎早期,疗效较高;而对慢性肝炎则无明显效果。对无黄疸型肝炎虽有疗效但不理想。副作用:服药后部分病例出现恶心
、胃口减弱,及头昏、 胸闷等反应,停药后即消失。 -
论述
-
炮制
-
鉴别
-
贮藏
-
药理
-
分布
生于林下阴湿处。分布云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江西、福建、台湾、浙江等地。
-
成份
全草含黄酮甙、有机酸、氨基酸、酚类及糖类。
过坛龙
为铁线蕨科植物扇叶铁线蕨的全草或根茎。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