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材 / 黄刺皮

    黄刺皮

    为小檗科植物直穗小檗茎皮。4~5月间,开始出芽长叶时,砍取较租的茎,刮去粗皮,去掉木心,取黄色皮层及韧皮层,晒干。

  • 名称
    黄刺皮(Huánɡ Cì Pí)
  • 英文名
    Bark of Tangut Barberry
  • 别名
    黄三刺皮
  • 性味
    苦,寒。
  • 归经
    肺;胃;大肠经
  • 功效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治热痢 便血湿热黄疸,下肢肿痛, 潮热盗汗

    https://www.zhongjiankang.com

    ,风火目痛, 口糜,舌疮, 乳腺炎及痈疮初起。
  • 用量
    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汤洗;或含漱。
  • 禁忌
  • 附方

    ①治热痢便血:黄刺皮钱半,赤芍三钱。水煎服。

    ②治湿热黄疸

    https://www.zhongjiankang.com

    :黄刺皮三钱,焦山栀三钱, 大黄二钱。水煎服。

    ③治下肢肿痛:黄刺皮钱半,苍术二钱。水煎服。

    ④治潮热盗汗:黄刺皮钱半,知母三钱,熟地四钱,龟板四钱。水煎服。

    ⑤治风火目痛,口糜,舌疮:黄刺皮煎汁外洗或含漱。

    ⑥治乳腺炎及各种痈疮初起:黄刺皮研末,加鸡蛋清调敷患处。

  • 应用
  • 论述
  • 炮制
  • 鉴别
  • 贮藏
  • 药理
  • 分布

    生山地灌丛中。分布青海、甘肃、陕西、湖北、河南、河北。

    https://www.zhongjiankang.com

  • 成份

    1.直穗小檗根 含小檗碱(berberine)1.78%,小檗胺(berbamine)0.73%,还含掌叶防己碱(palmatine),药根碱(jatrorrhizine),皮部含小檗碱4.46%。

    2.鲜黄小檗根 含小檗碱1.72%,小檗胺0.68%,还含掌叶防已碱、药根碱。

    3.甘肃小檗 根含小檗碱2.74%,小檗胺1.88%,掌叶防己碱。

    https://www.zhongjiankang.com